四代传承,滨海这位农民老伯的手艺藏不住了......
桃木为符,凝刻千年祈福心愿
花鸟成韵,勾勒东方美学长卷
鸟书桃符
这门融合桃符文化
书法与鸟形的独特艺术
将字与鸟浑然一体
传统与创新相遇
诉说着一位农民守艺人的文化坚守
系列微纪录片《守艺人》第一季第三集上线。农民于广涛,一双布满老茧的手,既握锄头耕耘田地,亦执毛笔勾勒花鸟。作为鸟书桃符第四代传承人,他延续着祖辈的技艺,将桃符的辟邪祈愿、书法的笔墨精髓与鸟形的灵动神韵熔于一炉。这门艺术如一叶扁舟,载着文明密码从历史深处驶来,在乡土间绽放不灭的光彩。
非遗系列微纪录片《守艺人》
——鸟书桃符
公元1128年至1855年,古黄河在此奔涌700余年,以雄浑之势裹挟泥沙奔流入海,冲积出滨海县这片神奇的土地。如今,黄河故道蜿蜒流淌,沿岸的滨海现代农业园区,成片果林在阡陌间舒展,这片被黄河馈赠的沃土,不仅孕育着四季更迭的丰收盛景,更孕育出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。就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田园深处,农民于广涛默默耕耘着双重“田地”,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掌,既熟悉锄头起落间的耕耘节奏,亦能轻握毛笔,在宣纸上挥洒出灵动的花鸟世界。
于广涛:“在古代神话传说当中,鸟是通神的,是吉祥的象征,是信息的使者,所以我们的老祖宗于吉,他是道教中的人,他掌握了这门技艺,为吴地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们消灾祈福。”
作为“鸟书桃符”第四代传承人,于广涛以庄稼人特有的坚韧与热忱,将千年技艺的根脉深深扎进乡土,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别样光彩。溯古追今,桃木为符,凝刻着辟邪禳灾的千年祈愿;挥毫落墨,花鸟成韵,勾勒出东方美学的浪漫长卷。当祈福的桃木与灵动的书画相遇,“鸟书桃符”应运而生——这门将桃符文化、书法精髓、鸟形神韵熔于一炉的独特艺术,恰似一叶满载文明密码的扁舟,冲破时光的迷雾,从历史深处款款驶来。
于广涛:“在明代,由于战乱,我们的祖先从吴地(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)迁徙到我们现在的滨海潘吉冈这一带,我们的太爷叫于达吉,他继承了这门手艺,然后把我们滨海的文化融入到“鸟书桃符”当中去,形成了独有的特色,而后呢,这门技艺从于达吉一直到于郎山,而后到我父亲这一代于国荣,就一直传承至今。”
1989年,于广涛脱下戎装回归故里,祖传的“鸟书桃符”便成了他心中不灭的艺术火种。此后,他将所有闲暇化作笔尖探索,潜心钻研花鸟字、鸟形字与行书字的融合之法,在墨香中寻找独特的艺术语言。
于广涛:“为什么不用过去古法的这个楷书呢,楷书啊,太严谨,太正规,鸟在当中就不能显出灵气来,就感觉有僵气、俗气,通过练习这个书法啊,更加使作品中的鸟有十倍百倍的神气。”
“鸟书桃符”是古老智慧与艺术灵性的精妙交响。它以桃符为魂,将祥瑞之意深植其中;以书法为骨,赋予笔墨刚柔并济的力量;以鸟形为韵,让灵动之姿跃然纸上;当飞鸟的羽翼化作汉字的横竖撇捺,当祈福的吉语幻作振翅的形态,“字”与“鸟”的完美融合,既流淌着东方书画的韵律之美,又承载着千年桃符文化的深厚底蕴。为生动呈现鸟类形态,于广涛终日观察鸟儿栖枝啄食的灵动之态、振翅翱翔的舒展之姿,历经两年的观察与体悟,这些积累最终化作笔下展翅凌风、俯身啄露的鲜活形象。
于广涛:“自己就是后来养了很多鸟,每天通过观察它的一举一动,还有展翅飞翔,这个觅食,还有各种神态啊,后来我就把它运用到“鸟书桃符”当中去,果然字出来后效果不一样,动感十足。”
于广涛创作“鸟书桃符”时,先以淡墨在宣纸轻勾“松”“风”等吉祥字形,为后续创作留足空间;再用勾线笔将笔画化作鸟的羽翼、尾翎,如“松”字横笔成翅、竖笔为羽;接着以小楷笔细描羽毛、处理丝毛等细节;最后调整线条韵律,让“字”与“鸟”浑然一体,尽显“于氏美学”。
北京当代翰墨艺术院江苏分院副院长于建邦:“古法讲究“一身多头”,就是一个鸟身有多个鸟头,多个“展翅顺笔”,这些规矩,在广涛的笔下它有所创新和突破,他把书法里面这些汉字的欹侧造势的写法,以及龙凤花鸟字连笔的构思,还有工笔画画细毛的立体技巧,全部揉在一起,这样形成的字呢,气韵生动。遇到笔画不好衔接的地方,他还会用虚化补缺的办法,让每个字看上去比较自然流畅。”
儿童:“爷爷,我会背口诀,鸟是精㚑大吉祥,纳入书体不寻常。横撇竖捺皆如意,收放自如有张扬。”
为让“鸟书桃符”技艺薪火相传,于广涛将数十年艺术实践中的心得与感悟凝练成通俗易懂的口诀,他深知传统技艺传承的关键在于化繁为简,于是反复琢磨、推敲,将复杂的技法要点、创作精髓,转化为朗朗上口的语句,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以更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,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注入新活力。
于广涛:“其实,我就是个普通的农民,不是专业搞艺术的,但是,对于“鸟书桃符”这门非遗技艺的传承,我觉得应该尽自己一份的力,把它好好地传承下去。”
于广涛质朴的话语中,蕴含着坚定的信念,他始终心系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“鸟书桃符”的传承,不仅是技艺的延续,更是文化的创新。于广涛,这位扎根乡土的农民非遗传承人,用一生的坚守与创新,诠释着对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热爱与匠心。
敬请期待
下一集!
来源:滨海融媒